从师修学十余载,若将所见所感列出,使读者更多的了解师的思想及华严大道场之历程,以珍惜法缘,促其正见,则是我之心愿。
初遇师父,是在1999年的秋天,那时师披剃不久,一袭僧袍,一串念珠,儒雅而庄严,睿智而沉稳。我肃然起敬而又似曾相识。
师潜心佛道,精进修学。然,师也磨难重重。继德老和尚曾感慨地说:“这个小和尚不容易啊,他很能忍辱!”对师思想的了解还是从2000年初我看到的一篇师的文章《苦海悟道》开始的,其中有一句话给我以触动,这句话是:“愿以清流洗尘凡。”我知道,这是师的愿力。
因为对师人品和思想的认可,所以尽力协助师做一些弘法之事,也因此了解了一些师父的思想渊源和出家因缘。师少年偶读《坛经》,便有朦胧之好感,后又偶入佛寺,见一同孩童玩耍的僧人和蔼可亲、童心纯粹,其天然质朴之自然流露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在想来,这也许是师于后来创立“佛法与世法圆融的华严大道场”最初的一个金刚道种吧。
师曾求学,感受到了现代教育的弊端;师曾经商,亲睹人世间的尔虞我诈;师曾消沉,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叹息;师曾探寻,寻找着一条生命之路。在对生命大自由、大开放的追寻中,师选择了出家,以此来探究生命的终极。师于2000年夏初在赵县柏林禅寺受三坛大戒后,第一次到五台山西台顶结夏安居,后至岭南静修三月。当师于是年初冬返回弘一佛堂时,他清澈的目光依旧,神情中更多了几分淡定。谈起对佛法的领悟,师说:“我看一切皆是佛,包括桌椅。我感恩一切!”已是耳目一新。
记得一个中午,我去佛堂送东西,见师正伏案写作,当师把一小页纸送给我时,见上面写有《朱子家训》,朦胧的我不知一个出家人对居家之事为什么还很注重,但我并未问及师父。后来,在我读及师《写给世人》、《关于教育》和《大智慧到彼岸》等文章后,在了解了师俗家祖上的家训时,才明白了这是师父自我修行和对时下诸根性众生弘法利生的一个探索和思考。若干年后,当我反观自己行走在“佛道”上的脚印时,我才真正明白了那些居家之事正是一个佛子最基本的品格。正如师所说:“做一个诚实、谦虚、谨慎的人,这是修道的开始。”
2000年底,师受武强弥陀院至诚礼请到此弘法,在这里领众熏修的第一次讲法是从“学会微笑”和佛教的“三法印”开始的。那时那里可以说是佛教的沙漠之地,人们不懂正法,邪法盛行。师依佛教导,坚持正见,弘扬楞严正法,倡导人间净土,以“匡正社会人心”为目标,以“无限的宽恕,智慧的教育,慈悲的引导”为导向,迈出了弘法利生的第一步。
可想而知师坚持正见和弘法之路的艰难,而我却没有一次听师谈起,见到的总是师的坦然、微笑和目光的清澈。几年以后,当一位寺院的常住居士同我谈起师父时,我才有所得知。正像师在《正道光辉》自序中说的一样:“追寻真理的路上,经过多少次生死的挣扎和泪水的洗礼,才有了这一系列修学佛法中得来的心血和精髓与大众分享。”
2003年,师第二次岭南静修回来,提出了道场建设、弘法利生和佛法修行的“五大工程”,也提及南北方的文化差异,师感悟颇深,写有“我们为人类做些什么?”“时代给予我们的责任——南游感慨良多”“来自唐朝盛世的反思”等心得笔记。在寺院的黑板上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培养开阔大气的人文情怀。”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至今难忘!
2005年夏,师隐居静修。师讲究离诸戏论空谈,重真修实证和了生脱死的实践。师是如何在修行中求得内证的,我不得而知。只记得师父告诉我说:“佛法越实践越感觉到了它的亲切、伟大和不可思议,它完全能改变一个人!”虔诚践行佛法的得益,或许是师圆融真俗二谛而弘化众生的动力吧,因为他要把这股千古清流洒向世间,让更多迷茫的人获益!
从2006年师确定了弥陀院“以戒律整饬道场”的道风,到以后“保持一脉纯洁简朴的佛陀遗风”的寺院建设规划和修学佛法“六大体系”的建立,及“系统修行三步骤、学佛修行次第五要点”的提出,再到“无上圆顿的观修理念”和“以道德为基础,以正见为指导,以禅修为主脉,以菩提道为纲要,以彻悟佛心为究竟”弘修纲领的确立,以致后来佛教与世法圆融的“以慈善福利社会,让社会普皆慈善。以人才带动教育,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承载佛法,以佛法提升文化。以智慧净化世间,让世间充满智慧”的华严大道场2012年思想导向,弥陀院走出了实实在在、一丝不苟的佛法修证及弘法利生的脚步!这,是对法界、对众生的尊重承事和恭敬供养,是对佛陀最真挚的承事和供养!
“华夏民族要引领世界,做世界的楷模,必须把心态改变过来,重新培养气质(精神、思想、人格、道德、修养、境界)。斤斤计较、嫉妒、嗔怒、小家子气,怎么可能培养出这样的气度?怎么转变?弘扬佛法和历史上伟大圣哲们的思想精神是一个很好的良导,是一个方向。这样慢慢地转化、教化、感化,华夏民族的精神面貌一定会有一个大的改观!”这是2007年师谈及弘法和华夏民族振兴时的一段话。
“发达人身即证佛身,淑善人间即严佛土。”“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太虚大师如是说。
惭愧弟子 郭芳玲 恭记
2012年3月2日于石家庄